我校是一所临沂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现有71个教学班,学生数3657人,教职员工182人,专任艺术教师24人,现在把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一下:
一、艺术课程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程。我们以课堂为基础,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坚持日常教育教学的持续研究,学校扎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把变革理念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艺术教师广泛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新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校美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制定学校美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美育课程目标,确保美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细化,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我校还认真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小组,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价。
二、艺术活动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活动队组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校外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全方位美育教育模式,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一)打造特色,提升内涵,扎实开展“一校一品”
2011年初,在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背景下,我校通过多次的考察、调研,在教育局体卫艺科的肯定和支持下,最后决定把版画作为我校的特色活动,学校积极研发《陶笛》、《京剧》、《版画》等校本教材,申报多项艺术类课题。学校71个班在周三“快乐星期三”开设艺术社团。艺术素养在我校师生当中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的艺术教育成为特色,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开展多彩美育活动,落实特长培养
为确保美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组织有艺术专长的老师负责组建并辅导各类艺术队组,放大特色效应,供学生选择的不仅有传统的书法、合唱、舞蹈、陶笛、美术组、科技组等。每周三下午的“快乐星期三”社团活动,全校共计十几个美育活动项目,学生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艺术活动中自由徜徉,流连忘返。每年六月份“绚丽朴园”艺术节展演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假期实践作业汇报为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发展搭建平台。
三、艺术教师
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一是做好对艺术教师的校本培训,利用每周二上午作为艺术教师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有时还聆听专家的讲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及业务知识。在学校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美术艺术教师,
四、条件保障
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对校园文化设施的需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添置了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图书室购置了大量艺术类图书供学生查阅,充分利用这些场地开展活动,使场馆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确保了艺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近几年来,我校每年在美育教育上投资都在五万元以上。
五、特色发展
校园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分系列布置文化宣传栏,彰显校园文化浓厚气息,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分主题布置学校的各个区域,比如校园连廊作品展,班级文化特色展示园地,教学楼内的走廊师生特色绘画作品展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逐步构筑出了一道道具有独特风格的校园美丽风景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
学校除举办经常性的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外,每年都举办绚丽朴园艺术节,绚丽朴园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同学们向老师的激情汇报,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在我校有一个专门的展室定期展出学生作品。学校全面打造素质教育,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走出去的机会,学生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绘画、书法、舞蹈比赛,并屡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