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的车轮碾下一抹崭新的印记,2021的绚烂悄然而至。迎着冬日的阳光、踏着春天的脚步,朴园小数全体数学教师再一次同台打擂,各展锋芒。
为致力于打造一支高起点、高品质、高效发展的数学教师团队,1月19日下午,数学辩课活动在三楼微课室拉开帷幕。一年多来,我校始终秉承“以名师工作室专家团队为引领、以学科团队成长为支柱、以数学文化渗透为基石、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生本课堂变革为载体、以学科教研为平台”。

本次数学辩课活动旨在通过“读书心得、精研说课、现场答辩”三位一体的竞技模式,夯实每位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升每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每位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读书磨文”,坚持专业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提高数学教师学科素养,增强数学教师人格魅力。本学期,数学团队全体教师共同研读了吴正宪老师的《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让儿童在涂画中学数学》《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四本书。学期接近尾声,我们要对一学期的学习心得进行梳理与提升,我们还要立足课堂实践、借助大量生动细致的典型案例将理论阅读与实例剖析相结合。
说课答辩环节,首先进行展示的是一年级组的6位教师。《11-20各数的认识》重难点怎样突破?老师们借助“小棒”还原了课堂中的精彩片段。20以内进位加法中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不仅要做到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还要体现因题而异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
《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要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和”的问题,从直观到抽象,二年级的老师们有妙招。表内乘法的教学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编写上如何体现呢?集中教学、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借助学生已有经验、一句口诀两个算式、新增解决问题。
《周长的认识》一课为概念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圈一圈、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跟着三年级的老师们来累加体验、化曲为直。“倍”的概念从表内乘、除法教学单元中移除,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有什么好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不再受乘除法知识的限制、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关键环节。如何利用知识迁移、类比推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正确算法。四年级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不少探索实践。“大数的认识中,如何突出数概念教学、重视数感培养?”第一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第二加强数概念教学,突出我国的计数规律。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用字母表示数》,从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关系入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边形的面积”有哪些编排特点?运用转化思想、加强动手实践、渗透估测意识、策略。五年级老师们整齐划一的答辩足见平时深挖教材、功底深厚。
六年级老师们的说课题目是《百分数的意义》,怎样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三位老师三种情境,简单的5分钟,让我们体验了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同课异构。“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如何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转化方法、化曲为直、极限思想,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圆”的教学中都有体现。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全体数学人抱团成长,在专业引领下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