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朴园小学
中文域名:临沂朴园小学.公益

临沂朴园小学2021年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2021-07-11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兰山区政府统筹组织、指导协调做好义务教育招生相关工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规范有序入学,并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二)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根据兰山区划定服务片区范围,保障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实现就近入学或相对就近入学。

(三)坚持学区一体化管理原则。实行招生一体化管理。学校招生时优先招收本校招生片区内常住人口子女,剩余学位向兰山区招生办报告并按要求向学区内(或其他学区)其他学校不能接收的常住人口生源开放,并按批次录取。

(四)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招生实行“一网通办”,全部采取网上信息采集,报名就读我校起始年级的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需登陆“2021年兰山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予以注册填报入学报名信息。学校将通过媒体、网站、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力求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二、具体招生工作办法

1.具体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①年满6周岁(2015831日前出生),且尚未注册义务教育学籍。②身体健康,具备基本学习能力。③具有兰山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本人或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学区内有自有住宅且实际居住。

2)所需信息:适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房权人的户籍信息;学区内房权信息(不动产权证信息、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信息)。

3)工作流程:登陆兰山区人民政府官网→进入“2021年兰山区义务教育入学专栏”→按照要求进入平台并使用“爱山东容沂办”APP验证登陆→入学信息填报→申报学区内学校→比对审核报名信息、入户考察核实→片区学校预录取常住人口子女→录取新生,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新生报到→阳光分班。

4)办法说明:根据《义务教育法》“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址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的原则,分以下五个批次依次录取。同一批次遇有学位不足时,以学龄儿童户籍登记时间、自有住宅购买时间长短为依据,依次录取,录取满额为止。

①兰山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自有住宅一致,均在学校片区内的;

②兰山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自有住宅不一致,但自有住宅在学校片区内的;

③兰山区户籍的学龄儿童,户籍地址与兰山城区自有住宅不一致,但户籍地址在学校片区内的;

④兰山区户籍的学龄儿童,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自有住宅在学校片区内的(祖孙需在同一户口簿上);

⑤非兰山区户籍的学龄儿童,但其法定监护人在学校片区内有自有住宅的。

条件中的自有住宅,指适龄儿童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具有住宅房屋所有权证(或通过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且已实际交房入住的住宅(截止2021831日)。产权人为共有的,产权份额不少于50%。房产用途(性质)须为住宅,工业用房、商业用房(含公寓)、储藏室、车库等非住宅不能作为入学房产。政府拆迁还建的,提供政府征收部门盖章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具有兰山城区户籍,儿童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无自有住宅的,在户籍所在片区学校能容纳的情况下,可按照户籍迁入时间积分录取;如不能容纳,由学区招生管理办公室按照属地管理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在学区内调剂到其他公办学校入学。

2.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1)报名条件:①年满6周岁(2015831日前出生),且尚未注册义务教育学籍。②身体健康,具备基本学习能力。③父母至少一方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持有兰山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且在之后一直按规定办理,原则上连续满一年以上;在兰山区务工或经商原则上满一年以上。

2)所需信息:①身份信息:适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信息(家庭户口簿信息),兰山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的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的居住证信息;②从业信息:在兰山区务工者,需有我区或市属用工单位(或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最近连续满一年(报名时提供参保方身份证号,由人社部门核对审查参保缴费信息);在兰山区经商者,需在我区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申报(报名时提供纳税人的身份证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税务部门核对审查纳税信息)。居住证、社保缴纳或纳税申报等信息需在2021720日前完成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填报,否则,平台读取不到相关信息而无法积分。

3)工作流程:登陆兰山区人民政府官网→进入“2021年兰山区义务教育入学专栏”→按照要求进入平台并使用“爱山东容沂办”APP验证登陆→入学信息填报→学校审核、预录取常住人口子女后,统筹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并于平台公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一次申报有空余学位的学校→比对审查报名信息,积分排序并按空余学位情况依次预录取,预录取满额的关闭入学报名端口→统筹学位→未被预录取的二次申报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积分依次预录取随迁子女→录取新生,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新生报到→阳光分班。

4)积分办法:①在兰山区务工人员,以有效期内居住证连续持有月数与社保连续缴纳月数之和积分;在兰山区经商者,以有效期内居住证连续持有月数与纳税连续申报(包括零申报,下同)月数之和积分。②按月计分,每月积1分,计算有效期内的居住证连续持有时间、社会保险的连续缴纳时间或纳税连续申报的时间。

3.困难学生入学工作。

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协同扶贫部门,加强助学政策宣传,精准分类施策,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入学保障,不让一名儿童少年因贫失学,确保完成义务教育。

4.特殊群体入学工作。

落实上级“零拒绝”“全覆盖”要求,积极推进融合教育,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类别和程度,按照“一人一案”的安置原则,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

5.落实各项教育优待政策工作。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立功受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人员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引进高层次技能人才子女,依据相关政策安排入学。

6.规范转学相关工作。

依据《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临教基字〔20183号)规定,申请转入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寒假、暑假开学之前两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学生家长向拟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对转入学生条件进行初步审核→转入学校集中向区教体局提交转入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各年级现有学生数、空余学位情况和拟转入学生名单后附学生家长提交的原始材料)→区教体局审核转入学生名单→学校通知家长办理转学等事宜。义务教育阶段在同学区内不准转学。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所申请转入学校无空余学位的,可到相对就近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申请,或由镇街道中心小学在辖区内有空余学位的村居学校调剂转入;确因学位不足无法转入的,可待教育资源增加后再提出转学申请。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学校招生工作。

组长:陈雪峰

副组长:孙艳霞  刘涛

成员:姜荣环  朱艳玲  耿冬灵  张丽梅  李蒙

田相毅  宋晓庆  赵宏祥  张磊  王冲  王文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调度与协调工作。

(二)统筹资源配置。严格控制班额在55人以下,确保不产生新的大班额,如有条件可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编班。

(三)规范招生秩序。严格落实招生工作“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学校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继续坚持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阳光分班并加强社会监督。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做好幼小衔接。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违规跨区域招收学生。

(四)实施阳光招生。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招生秩序,优化招生环境,积极推进阳光招生。建立监护人诚信承诺制度,对伪造、变造相关证件者,视情节报兰山区招生办。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遵守招生日程安排和工作纪律,通过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采取信息比对、现场认定等方式,严肃审核每一名学生的入学资格,“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坚决杜绝说情请托、打招呼,坚决杜绝关系生、条子生等招生乱象,保障教育公平。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遇有学区学位不足,需要跨学区分流调剂等特殊情况,服从兰山区招生办公室统筹安排。

(五)做好宣传引导。在学校公众号转发兰山区教体局印发《兰山区中小学入学须知》的同时,继续充分发挥学校公众号、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加强招生入学政策宣传,全力做好今年招生政策的宣传工作,使之家喻户晓。对社会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认真解释,取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学校发展与改革工作宣传,让社会和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状况和办学成果,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盲目跟风择校。

(六)严肃招生纪律。兰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办公室设在临沂第六中学三级部(银雀山路131号),于2021712日开始,组织开展招生工作。工作日咨询电话:8184032。学校设立招生举报电话7056758,畅通社会反映问题渠道,并及时处理来电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