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朴园小学
中文域名:临沂朴园小学.公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科研>>科研导航>>正文

“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走进临沂”学习体会

2013-01-12

换个心态看世界

——“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走进临沂”学习体会

很感谢陈校长给我这个与大家交流共享的机会。迄今为止,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听过两次,一次是在罗庄国防大厦的班主任培训中观看的录像,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现场。

魏老师演讲上下台时一路小跑但不失稳重,演讲时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其间所饮茶水自斟自饮难掩大家风范,演讲时间到通知上的时间戛然而止分毫不差,不拖讲一分钟。会场上两千多名教师聚精会神,阵阵掌声此起彼伏。

我所听的报告历时两个半小时,用魏老师自己的话说他演讲内容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依靠民主,依靠科学,认真守住四个字:松、静、匀、乐。放松的松,宁静的静;均匀的匀,快乐的乐。他的话句句皆经典,条条可参悟。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取“一瓢饮”。今天我要与大家交流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起认识一下魏老师的“松静匀乐”,一是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两句话。

魏老师用简单通俗幽默的语言系统阐述了“松静匀乐”的表意和内涵。

松:身体松。现在老师的教学压力很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很重,这时候尤其需要放松身心。他这样劝慰学生和教师:“你们每天来学校,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情,这哪里累着了?尤其我们老师,嘴唇一碰就是工作,比起那些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干活时的浑身酸疼,我们幸福多了,所以工作就是享受,我们就应该“多干活,多干活”。人身上那么多神经、骨头、细胞,你作为这些物质的统领者,每天何苦把它们的领导搞得紧张呢?”让我们应该把工作当成享受,把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放松。

跟人感悟:许多时候,当我们经常对某件事心怀不满时就已经感染了我们的工作情绪,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必定是劳累的,因为心累。

静:心灵静。魏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内心经常保持宁静。人最多的时候都是与自己战斗,所以,我们一定要守住内心那块美好的阵地,守住守住再守住。魏老师以自己为例,讲了自己曲折的从教经历,面对挨批时不卑不亢,心态平静;面对别人的诽谤诋毁时心灵宁静,遇事不往心里放,把时运的一切不如意当成锻炼自己的砖瓦,不怨恨、不抱怨,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际遇,总是坚持要求自己“小目标小进步 小快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淡定从容,无欲则刚。内心宁静,方能以静制动!

匀:呼吸均匀,少生气。活人与死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多口气,因此一定要让呼吸均匀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平常心,不要认为有些东西就应该是自己的,而是应该在平凡的岗位踏踏实实做平凡的事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才是人生的境界。不能领导一表扬,光顾着高兴,忘了工作;领导一批评,只顾生气了,也忘了工作。这都要不得,要保持好的心态,让自己的气顺。人这一辈子,百分之九十九的事,自己说了不算,你只要能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别跟人较劲儿。只有当你感觉到一呼一吸得来不易的时候,当你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一呼一吸的时候,我敢保证你天天都生活在感恩之中、快乐之中。

我想,魏老师告诉我们:智慧越高,极端越少——少生气上火,干什么得先有一个好身体;在平凡岗位不卑不亢、乐观向上。

乐:情绪乐。人一辈子不可能都一帆风顺、不断发财、经常升官,所以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在面对人生的挫折、磨难、打击时,面对别人的误会、指责、毁谤时,还能够坚守住内心深处追真向美的阵地,坚定不移、乐观进取。

魏老师还重点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说很多老师拿起笔写备课笔记,一边写一边生气,这个课文有什么写的,都不知道写了多少遍,不写还不行,校长还找人还检查,糊弄糊弄也不行,抄袭也不好,于是就一边写、一边恨,一边写,一边烦,这样会有效吗?反过来,如果你用“松静匀乐”的态度去写,你就会想这是多便宜的事呀,在和平的环境里,用公家时间练字,用公家时间搞科研,用公家时间研究学生,用公家时间提高自己写作的素质。你这么想,不就是占便宜了吗?这就是有效思维呀,这就是有益思维啊。

魏老师是从早到晚,行走坐卧都不离这个“松静匀乐”,走进校园,“松静匀乐”;和同事们打招呼,“松静匀乐”;打开教材备课,“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就连讲学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他总是让自己的双脚轮流“松静匀乐”。这就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符合“有效”这个词。

二、印象最深的两句话

1.遵循规律制定规矩,规矩之外消灭民主

我到字典上查了一下,准确说规矩意思是: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一定环境中秩序的重要性,制定制度的必要性,这是不需要也是不可能以客人意志为转移的。

家中尚有家规,况且作为一个社会人,只要从事一种工作,就要融入一个集体,就必然有一定的约束,就像魏老师所说“规矩之外消灭民主”。怎么办呢?我想,我们就姑且用魏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解决。

1.制度事关集体,不只我,个人说了都不算。环视四周,大家都要这么干,于是牢骚没有了,心态放平了,心中坦然了,哎就做到了“心静”“气匀”。

2.换位思考。静下心来换位想一想,工作中要是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乱得是集体,最终制约的是个人的成长,遭殃的是个人。啊,这么一想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人人能自律、自觉的集体中还真是享受,至少可以享受公平照射的阳光。哎,换位思考的过程,气顺了,也又做到了“身体放松”。

3.学会知足。早晨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中午忙完到餐厅坐下就可以就餐,如果乐意还可以到操场溜两圈,中午书法教师现身指导我们练书法,下午近一小时的自由梳理个人工作时间。一天下来,紧张但充实,平凡但高尚,于是,心情自然就好了,做到了“情绪乐”。

二、学会守住自己的长处

魏老师在结束自己的演讲时最后对大家提出的要求是,每人用一张纸不在乎大小,罗列出自己的20条长处,贴在自己的电脑前或是备课本的第一页。我想,魏老师的这一提议,可以让这么做得人获得自信,觉的自己很优秀。继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利用、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品尝到成功时的满足感。如果可以的话,不妨我们都来做一做。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学习汇报:对于整个世界,你只是一个人,但对于一个人,你是整个世界。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

(朱艳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