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是双胞胎,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他们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人的个性使然。个性是自然界具有多样性、世界呈现千姿百态、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内在原因。人的聪明只能说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谚语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需要多类型、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不同规格的人才。只有“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发展。无视人的先天素质及所处环境,不讲孩子的个性差异,一味追求片面的学分教育,只能是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才商品。其结果:一方面普通人才过剩,另一方面精英人才稀缺。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体需要的必然趋势。
过去相当一个时期,“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反映了国之应试教育的特色。一直以来,国人都将考分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学历更成了身分和能力的象征。实践证明,考分只能作为考量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并不代表一切;学历只能说明曾经接受了哪一个层次的教育,并不能就此说明接受了这个层次教育的人就一定具备了这个层次的水准。片面追求考分以分取人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只能会铸造出更多的书呆子。
未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综合素质实力,取决于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将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认知、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完整的个性因素,引导培养学生一种独立的创新精神、一种对未知世界探索不止的进取精神、一种吸收世界之先进敢于舍弃敢于吸收的取舍精神,才能培养具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21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乃至塑造个性的时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