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朴园小学
中文域名:临沂朴园小学.公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正文

读书累积智慧 感悟记录成长——临沂朴园小学教师寒假读书撰文系列活动纪实

2012-07-16

读书累积智慧 感悟记录成长

——临沂朴园小学教师寒假读书撰文系列活动纪实

朴园小学自建校至今,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打造促进师生发展的绿色教育”,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目标:绿色教育。基于此,朴园教师应是具有人文情怀、生活情趣、艺术情调和高品位的人。

教师是教书的人,当然也是读书的人。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曾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学习新知识就是老师们面临的新挑战。因此读书是教师获取新知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在2011年度寒假来临之际,为让教师们寒假张驰有度,学校倡导在走亲访友、休闲娱乐的同时,由学校统一提供,教师自由选择的方式为每位教师推荐一本图书,进行假期阅读,并要求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完后撰写体会文章。开学后,将以学科研究团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评比活动。

学校先后把老师们精彩的读后感编辑成册,以备老师们互相阅读,交流共享。这些文章从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写出了自己对阅读教育著作、文章的理解与体会,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没有激情澎湃的渲染,但无不凝结着教师的智慧与灵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反思。

附:部分老师精彩感言

每天一点超越,做更好的自己

寒假读书心得

——读《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有感

语文组 孙贝贝

寒假中,我读了李怀源老师的《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这是一次与教育名家的对话,通过这次对话,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李怀源老师思想内涵的一次外显,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无不闪耀着李老师智慧的火花。这本书凝聚了作者从教15年以来对教育的时间和思考。包括班主任工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除了对外寻求改变,李老师更重要的是“三省吾身”从内部寻求答案,寻找出路。从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师风采。

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感受是惭愧,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可是,我从这顿大餐中又吸收了多少呢。扪心自问,不过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太少。

这本书中设计到的儿童文学很多,可是我读过的却少之又少。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要教好他们,我们必须进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但实际上,我的思想游离于他们的世界之外,如此这般,又怎么谈得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第二点感受关于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凡是文中设计到低年级教学的知识,我可以很容易的与实践相联系,也会有进一步的思考和领悟,但是,对于我从未涉及的中高年级的教学,读起来只是从脑海中一划而过,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吸收与笑话。这让我想起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学方法常常机械呆板,学生的兴趣不足。如果,我们可以将新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那么识字环节的效率一定会更高,更重要的是,它让知识回归了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在这本书中,李老师曾提到过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警觉:课堂上,我们常说“谁比他——的更好”,这么说的目的是激励其他同学踊跃的说、读、做,但是不经意间我们可能伤害了刚回答完问题的孩子。因为他说的答案在他自己看来那就是最完美的,经老师这么一说很有可能打击他的积极性,另外,其他同学也不一定有信心比他说的更好。

每天一点超越,做更好的自己

所以,提问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问题要在面向全体师生的同时尽可能的照顾到中等生,切记只提问尖子生,在提问对象上要多给平时少举手的同学机会,简单一点的问题可以用于提高个别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精心设计,将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出,知识的联结处。

提问之后,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丰功伟绩”,所以,推而广之,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得到肯定,刹那之间就有可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受肯定的次数多了,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厚,学习兴趣上去了一切也就会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提问和评价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课堂一定不能忽略细节,最美的教育之花往往最有可能盛开于细微之处。

李老师的书有醍醐灌顶之效,他的思考不断引领着我,让我明白,教育有教也要有思,教过、思过、改过,我们的教育才能日趋完善。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越走越长,越走越宽。

每天一点超越,做更好的自己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读书心得

语文组 裴文洁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一书,不言而喻,是介绍新班主任如何带班的一本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本书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绝大多数来自新时期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实践。从结构设置上,从“事实案例+理论陈述+心灵鸡汤”三位一体相结合。同时,本书又不拘泥于“问题”论“问题”,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引导我们刚刚踏上班主任的80后们,看到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看的更远,想的更深,悟得更多。由于这本书是有一个个案例组成,我就读书中感悟到的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解放班主任之“自我解放”

首先,班主任的“一日工作纪要”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我想,这是班主任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唯一留下的痕迹。虽然忙碌却不见成绩,但是想说一句:改为的做好了就是有可为。

其次,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最主要的合作对象就是学生,这也是实现“自我解放”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尤其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动力,由“我”变“我们”,由班主任个人变为学生集体。由此,让我想到的是班干部的培养和监督评价问题。培养是自身素质和时间锻炼相结合,这需要班主任的发现和引导。我想着重谈谈关于班干部评价监督的问题,这也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对于班干部这一特别的小群体,本该是宽严相济,可是尺度很难把握,有些学生把权利看成自己的特权,有些是有权不会用,还有的是“戴面具”的演员,面对种种现象,如何更好的监督评价班干部,以及让班干部的作用发挥更大就成了班级管理中的大问题。首先是树立责任与服务意识,而不是权利意识。其次,我想建立“班级监督评价语录”,让大家的眼睛来说话,学会取长补短,展示亮点。同时,也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护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会旁敲侧击,给予机会。采取单独谈话、赠送小卡片、网络留言等方式提醒做的不够的学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每天一点超越,做更好的自己

二、真老师不怕学生问,真教学是教学相长

这是对于教学问题谈的一点感受。俗话说,成大器者必有大度。在本书中有这样两个案例:一个是学生拿着《工商之友》杂志,上面有征集对联的征文,这位学生拿过来说要考考老师,老师经过几番思考终于对出了对联。这时,学生又提议让老师拿去评比,这表面看是学生在刁难老师,但正是学生的提问和刁难才成就了老师的成功,更让你提升了个人魅力。再有一个案例,老师为了训练学生做数学题,经常“求”学生帮着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老师请学生帮忙解题,实际是扶学生上进!所以说,真老师不怕学生问,真老师更会大度的问学生,这才是教学相长。

三、饭前开胃菜,有滋有味

这几道菜分别是:于是冷处理,冷热交替,弹性空间大;学生的过错老师需担一份责任;系统备课,临时出牌,让德育生活化;蹲下来看学生,让评价丰富起来。这四道小菜,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小状况、小事故是很有用的,在潜移默化中成就了自己的成长和学生的进步,我相信,这几道小菜为今后的大餐做好了准备。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讲技巧,讲方法,才会让工作有成效有成就。练好“爱、学、积、思、创”五字功,读好“自己、学生和知识”三本书,班主任工作也就真的会有技可循,有巧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