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周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暨市优质课评比教师选拔活动”比赛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这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共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品德与生活、德育、心理七个不同学科与课型,共有23名教师参与了比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配合下,在参赛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下,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经过近两周的激烈角逐,所有参赛教师可以说让人刮目相看:精心的教学设计、独到的教材解读、有创意的板书、沉稳的课堂表现力……无不彰显出教师的聪明智慧与个人专业成长的步伐。在比赛期间,这些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并且大多数老师都是班主任,工作量相当大。但即使是这样,二十几位老师充分利用了晚上的时间备课、空讲练习,表现出的积极性十分让人感动,所以才有了一节节风格各异、亮点纷呈的课。下面对本次活动就青年教师的表现进行简单总结:
一、充分的准备,积极的心态
正因为既是讲课比赛,又是一次选拔,所以青年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多了一份热情的同时又加了一份小心,那就是对教材的准确且深入的把握。课堂上,每位老师都发挥了年轻人的特长,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追求生动形象、快捷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孙贝贝老师在讲授《燕子专列》时,亲手剪出的小火车,形象又直观;孙铭婕老师的数学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推理能力,并不时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质疑大胆肯定;耿冬灵老师的心理课上运用了游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上的热烈氛围。可以说,不管课是否存有瑕疵,但老师们的理念正确,那就是始终考虑学生的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二、对教材的解读有渗透着自己的教学理念
纵观所有青年教师的课堂,传递出这样一种信号:同一个知识点,大家都能准确的把握住,但在课堂的实际授课中方法却不尽相同。虽然有的课堂呈现形式还不够活泼,或者效果不尽如意,但至少老师们都在思考,并试图打破教参的限制,渗透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是难能可贵的优点。如郭超泽老师的数学课中,就努力体现“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这么一种理念,而且引导有序、启发时条理清晰,学生能够接受。
三、老师始终在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听课过程中,还能发现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只要让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始终都强调以下两点:1.注意鼓励:说说你的看法,或许它就是对的;2.你能回答得再完整一些吗?虽说是两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反映出老师的观念在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在回答问题这一体验、实践中不仅仅锻炼胆量,养成的是习惯,培养的是能力。每位老师的课堂,老师都在积极鼓励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才是让学生保有学习的精神动力。
四、宠辱不惊让人欣慰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最终评选出7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各学科的优质课评比。结果一公示,我们看到推选出的选手流露出的是谦虚,但最让人欣慰的是没有被选上的老师给予他人的是祝贺,并及时反省自己课堂中的不足,并把真诚的一句话挂在嘴上:我参加了,也锻炼了,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正是这种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必然会成就他们的灿烂辉煌。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在肯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透过课堂来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教学的高效。在本次课堂教学比赛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思考:
1.一堂课下来后,教师依然很累,学生也很累,为什么?是不是教师对教材不熟悉,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不够,所以课堂中才会表述或者说努力的方向不明确,造成大家都累。
2.板书的花样多了,但内容是不是有待商榷呢?是不是应该寻找板书的价值最大化?
3.陈雪峰校长在总结会上提出的:小组合作很有必要,但效果怎么样?表面的文章多,重形式,轻过程的现象依然存在。
4.语文教师是不是发现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比赛虽告一段落,但它对鞭策青年教师成长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我们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不断思考,不断地完善,继而有不断地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的老师肯钻研、肯付出、肯奉献,成长的是个人,受益的学生,成就的是事业。